一天从饭菜竟可能摄取高达「40颗方糖」!日本内科医师揭:你不知道的「醣类」真面目

以下我将列举实际病例,并详实说明治疗经过。读过这些取材自我门诊病患的案例之後,各位便会明白,即使少吃点药、断开胰岛素注射,照样能使糖尿病况大幅好转。

▍Y.N先生 50岁後半男性 糖化血色素11.2%→ 6%;单靠饮食调整有效改善糖尿病况

Y先生是我的门诊病患中,未曾进入长期服药阶段,单靠饮食疗法便有效改善糖尿病况的理想案例。

确诊罹患糖尿病後的期间越短,饮食疗法的改善效果就越显着。换句话说,糖尿病最重要的,就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。

先生在某次健康检查後,发现自己可能有糖尿病问题。

当时的他,糖化血色素6.5%以上,已达糖尿病诊断标准;只要糖化血色素偏高两次以上,或同时期血糖值偏高,就会被判断为糖尿病。一旦糖化血色素超过8.5%,即为糖尿病重症;若超过10%,一般便会建议立刻住院。

後续Y先生再次接受健康检查,糖化血色素居然高达11.2%。

一般来说,这样的数值属於需要实施两周「糖尿病住院卫教」的重症患者。在过程中,将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:摄取六成的碳水化合物,也就是1600大卡左右的饮食,一天测量三~四次的血糖值,然後再投以胰岛素药物。

可是,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若占六成,便意味着糖质摄取较多,所以每次饭後的血糖值都会攀升。後续院方再投以胰岛素,因为药物作用,血糖值迅速下降,同时便会产生强烈的空腹感以及焦虑情绪。也就是说,传统的糖尿病住院卫教,等於是对抗强烈空腹感和焦虑感的一场战役。

先生因为工作的关系,没有办法配合住院卫教,所以我从门诊开立了必须的内服药给他,并搭配限制醣类摄取的饮食疗法。

经过卫教说明後,Y先生立刻减少了三餐的主食(少吃白饭、面条、面包等淀粉,同时控制其他的糖质摄取,开始确实执行限醣饮食。

一般人很难马上改变原本的饮食习惯,但只要开始之後,病情就会得到改善。确实实施限醣饮食的Y先生,大幅控制了第二型糖尿病的最大主因「因饮食引起的血糖值上升」。换句话说,他本人因为努力而得到了丰硕的成果。

於此同时,他的糖化血色素当然持续下降;更在初诊过後半年,在已停止服用药物的状态下,使糖化血色素降低至6%。

确诊罹患糖尿病後的期间越短,饮食疗法的改善效果就越显着。Y先生便是透过早期发现与适当治疗而获得改善的绝佳案例。

▍T.T先生 60岁前半男性 胰岛素注射 76单位→0单位 第二型糖尿病史25年,半年就好转

先生是「资深」第二型糖尿病患,其病史长达25年,每日施打的胰岛素高达76单位。

他的胰岛素施打方式为,「NovoRapid 70 Mix」(超速效型七成早餐前12单位、午餐前22单位、晚餐前26单位;睡前则施打「Levemir」(持效型16单位。换句话说,T先生一天施打四次胰岛素,已进入「胰岛素强化疗法」状态。

所谓的胰岛素强化疗法,便是把速效型和持续型组合起来,一天施打三~四次。此外,每天仅施打速效型三次,也包含在强化疗法里。

这个时期的T先生,糖化血色素是8.2%,体重是96.8公斤,属於肥胖身材。

原本接受糖尿病传统治疗的T先生在转诊到我这里之後,便改变治疗方针,开始实施限醣饮食疗法;来自外部的胰岛素补充也从注射慢慢转换为内服药物。

六个月之後,T 先生的体重下降至88.9公斤,成功减去7.9公斤。此外,他的糖化血色素也降至6.1%,有了大幅的改善。

在此阶段,T先生使用的内服药如下所示:

‧Onglyza锭(5mg早上1锭/功效:促进胰岛素分泌。‧Metgluco锭(500mg早上2锭、晚上2锭/功效:减少血液中的糖质。‧Seibule锭(75mg三餐前各1锭/功效:改善餐後血糖值。‧Glufast锭(10mg三餐前各二锭(一日6锭/功效:促进胰岛素分泌。‧Lusefi锭(5mg早上一锭。

这是我个人设计的「SPT治疗法」。SPT是Spike Prevention Therapy 的简称,除了以停止胰岛素注射为目标外,另一个治疗重点在於「有效抑制糖尿病患的餐後血糖值飙升」。

然而,此治疗法中还是使用了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,这毕竟是停止胰岛素注射後的(暂时性替代方案。

遇上T先生这种自行施打胰岛素,且投药量较多的病患时,我会先从SPT开始,接着再逐渐把治疗方式过度至「零胰岛素疗法」。首先,要先停止服用可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Glufast 锭;接着,再停用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Onglyza 锭。如此一来,就可以成功切换至零胰岛素疗法。

而在逐步变更内服药物的期间,我也实施了相关卫教,患者对限醣饮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同时确实地实践。

停用外部补充的胰岛素(包括内服、注射可得到下列好处:

1.不会有低血糖造成的「异常空腹感」,减少不必要的零食或糖质摄取。

2.免除了因高胰岛素造成的低血糖疑虑,可以放心实施限醣饮食。

3.减少因胰岛素而起的「盐分和水分囤积」,能改善肥胖、浮肿和高血压。

4.改善倦怠感与疲劳感。

在上述项目中,改善肥胖(体重减少与浮肿等,是零胰岛素疗法的常用药SGLT2 抑制剂带来的效果。在T先生的病例中,他确实产生了这样的身体变化。

整体来看,阶段性地逐步停用胰岛素药剂,不仅可以降低糖化血色素,同时也改善了更多原本不甚理想的身体状况,这便是零胰岛素疗法的最大特色。

你不知道的醣类真面目

吃完醣类(糖质+食物纤维食物後,体内会因摄取了糖质,呈现餐後血糖升高的状态。此时,健康的人体会自然分泌胰岛素使血糖下降;糖尿病患者则因胰岛素的效能不佳,导致血糖值居高不下。

为此,患者必须从外部补充胰岛素(包括注射或内服药物以降低血糖值,但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「高胰岛素血症」,同时也提高了各种器官障碍病变的风险。

醣类尽管是人体必需,吃太多仍会危害身体。不光是糖尿病患者要小心,一般身体健康的人也得留意,避免摄取过量。

从古至今,人类不曾吃过这麽多糖

实际上,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,人类的饮食本来就是以「控制糖质」为基础。以日本为例,庶民能够一天吃三次白米饭,也是近代才有的事。据说是从江户时代(1603年~1867年的江户镇民开始的。

另一方面,从生理学来看,人体能降低血糖值的激素只有胰岛素。相反的,提高血糖值的激素则有成长激素、甲状腺激素、昇糖素(Glucagon、肾上腺素(Adrenaline、皮质醇(Cortisol,多达五种。

降低血糖值的激素只有一种,就代表人类过去很少暴露在过量的糖质当中。然而,现代社会却到处充斥着糖质,限醣饮食也变得更加困难。实际上,现代人每日摄取的糖质量,往往都超出身体允许的范围。

过去,「注重健康」的人最重视的,不外乎卡路里、饮食均衡、多吃蔬菜、控制盐分等——但大家完全没有考虑糖质的多寡。餐饮店的菜单也一样,比较讲究的餐厅,会注记该餐点的盐分和卡路里,但很少看到有哪家店会主动写出糖质含量。

此外,几乎每个人一天三餐的饮食,都是把醣类(即碳水化合物当成主食,但我们却对自己摄取了多少糖质毫不关心。

顺道一提,一碗白饭(150公克的糖质约55公克。也就是说,光是一日三餐的白饭,就吃下了约165公克的糖质。除此之外,用餐时的配菜里头也含有糖质,保守估计,一般人一天会摄取总计200公克以上的糖质。如果以一颗方糖5公克换算,一天摄取的糖质,相当於40颗方糖。就我的观点,血糖值80~120mg/dl是正常范围,但如果透过主食和配菜摄取大量糖质,即便是没有糖尿病的人,血糖值仍会超过140mg/dl。这是相当危险的警讯。

糖质摄取过量了吗? 从糖化血色素找答案

如果就这麽放任下去,高血糖值便会成为常态,体内的糖质会和周遭的物质产生反应,引起「糖化」(Glycation。所谓糖化,就是多余的糖质结合在一起,使体内的蛋白质等物质产生变性。此外,近期的研究更指出,糖化是促使人体老化的最大原因之一,此消息一出,立刻引起各界瞩目。此外,糖尿病血液检查检测出的「糖化血色素」,就是糖质附着在血红素(使血液呈现红色的红色素上头,经过糖化而成的物质。

糖化血色素可作为糖质摄取的指标,用来追踪你吃进了多少糖质、以及摄取多少糖质会影响身体健康。糖化血色素越高,摄取的糖质就越多,体内的糖化也就更越严重。如果三餐饮食的糖质都过量,就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;如果每天都这样吃,等於一年365天都在伤害身体。

由此看来,过去「以主食为主」(醣类占六成的均衡饮食指导,岂不正是导致人们血糖值过高、造成第二型糖尿病泛滥的主因吗?

「每六个日本人,就有一个是糖尿病的预备军」这个统计数字,便是再清楚不过的答案。(编按:在台湾,则是每十个成年人,就有一位是糖尿病患者。

书籍介绍

书名:不依赖药物,血糖值也能下降的方法:日本名医临床实证,有效维持血糖稳定,避免危险并发症,顺便击退脂肪肝!

作者:水野雅登

出版社:方舟文化

出版日期:2021/12/28

作者简介/水野雅登(Mizuno Masato

日本知名糖尿病内科医师糖尿病内科医师,现任AKIBA水野诊所院长。2003年取得医师执照,并完成医籍登记;2019/2/13开设AKIBA水野诊所,担任院长。

水野医师的双亲本身就有糖尿病史,之後他自己也因健康亮起红灯,开始实施以限醣饮食为主的治疗,效果奇佳。应用於实际诊疗後,成功使多名糖尿病患不再需要施打胰岛素(其中甚至有人每日注射量高达97单位;在他的临床门诊中,共有84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,完全断开胰岛素注射。

後续他更透过部落格、Facebook、Twitter和巡回演讲等形式,全力推广「蛋白脂质饮食法」及「零胰岛素治疗法」等资讯。现在亦同时实践治疗癌症的维生素生酮疗法。《不依赖药物,血糖值也能下降的方法》是他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着作。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